下列事项中,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
1 下列事项中,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( )
A. 企业因执行新准则,将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由 “已发生损失法” 改为 “预期信用损失法”
B. 企业将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
C. 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
D. 企业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由 8 年改为 5 年
答案:AB
解析:A(减值计提方法属于计量基础变更)、B(存货计价方法属于计量基础变更)均属于会计政策变更;C 选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 “公允价值→成本模式” 属于违规变更(准则规定公允价值模式一经采用不得转为成本模式),不属于合法会计政策变更;D 选项折旧年限调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
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变更披露内容的说法,错误的是( )
A. 需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、原因
B. 需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具体金额
C. 需披露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净利润的影响
D. 若累积影响数无法计算,需披露无法计算的原因
答案:C
解析:会计政策变更需披露的内容包括:变更的性质、原因(A 正确)、累积影响数金额(B 正确)、无法计算时的原因(D 正确);需披露 “变更对当期和列报前期净利润的影响”,而非 “未来期间”(未来期间影响无法可靠预计,无需披露,C 错误)
企业以前年度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存货成本,因新准则禁止采用后进先出法,改为加权平均法,该变更属于( )
A.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
B. 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
C. 会计估计变更
D. 前期差错更正
答案:B
解析:会计政策变更分为 “强制性变更”(因准则规定而必须变更)和 “自愿性变更”(企业为提供更可靠信息而主动变更);因新准则禁止原有政策而被迫变更,属于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(B 正确)
企业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时,计算累积影响数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( )
A. 变更前各期按照原政策计算的净利润
B. 变更后各期按照新政策计算的净利润
C. 变更前后所得税费用的差异
D. 变更当期的营业收入
答案:D
解析:累积影响数的计算逻辑:变更前各期原政策净利润(A)与变更后各期新政策净利润(B)的差额,扣除所得税影响(C)后的金额,即累积影响数 =(B-A)×(1 - 所得税税率);D 选项当期营业收入是当期交易产生的,与以前期间累积影响数无关,无需考虑
下列事项中,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( )
A. 企业将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时点由 “开发阶段结束” 改为 “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”
B. 企业将金融资产分类由 “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” 改为 “以摊余成本计量”
C. 企业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标准由 “金额超过 5000 元” 改为 “金额超过 10000 元”
D. 企业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基础由 “单项存货” 改为 “存货类别”
答案:C
解析:C 选项 “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标准(金额阈值)” 的变更,仅涉及 “判断标准的金额调整”,不涉及会计确认、计量基础或列报项目的改变,属于会计估计变更;A(资本化时点属于确认原则)、B(金融资产分类属于计量基础)、D(跌价准备计提基础属于计量基础)均属于会计政策变更
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,若采用追溯调整法,应调整的报表项目是( )
A. 仅调整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
B. 仅调整利润表的上年数
C. 同时调整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利润表的上年数
D. 仅调整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
答案:C
解析:追溯调整法需 “视同政策一直采用”,因此需调整资产负债表的期初余额(反映以前期间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),同时调整利润表的上年数(反映上年同期按新政策计算的利润)(C 正确);现金流量表无需调整(D 错误)
下列关于未来适用法的说法,正确的是( )
A. 未来适用法需调整变更当期期初的留存收益
B. 未来适用法仅影响变更当期及以后期间的会计处理
C. 未来适用法需追溯计算以前期间的累积影响数
D. 未来适用法仅适用于会计估计变更
答案:B
解析:未来适用法的核心是 “不追溯调整以前期间,仅从变更当期开始采用新政策”,因此仅影响变更当期及以后期间(B 正确);A(调整期初留存收益)、C(追溯计算累积影响数)是追溯调整法的特征;未来适用法可用于 “会计政策变更(累积影响数无法计算时)” 和 “会计估计变更”(D 错误)
 
 
    52文库-文库文档资料大全! 
